色谱网满i8直接进入入口_香蕉传媒18勿入口众乐乐_甸伊园2024入口直达音响

当前位置: 主页 > 德育时空 > 文件通知 >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 加快学校规范化创建

时间:2009-10-29 09:27来源: 作者: 点击:


       ——济水一中“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落实新课程目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我们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济源市第一批“学习实践活动”试点单位,我们根据上级党工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工作精神和要求,以“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名校创建步伐、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紧密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实际,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兴学习、调研、创新之风,针对影响我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面向基层全体教师和学生,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查摆问题、寻找差距,提高效能,有效推动了“规范化学校”创建和“学习实践活动”的落实。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我校发展实际的一些做法,通过分析、检查和思考,现将我校领导班子“学习实践活动”分析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学习实践活动使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共识
    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教育观念,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在科学发展上形成了新的共识。
    一是形成科学发展的思想。通过深入学习实践,学校班子进一步认识到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路径去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谋划学校发展大局;必须务实创新径,优化学校发展环境,破解发展难题,化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观”和“教育综合效益观”,坚持“质量强校”与“文化兴校”有机结合,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握好当前我市教育发展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彰显教育特色,打造持久核心竞争力。
    二是树立绿色人文的理念。通过学习提高了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学校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必须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贯彻“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有效解决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根本问题和维护其身心健康;贯彻“科学发展”“绿色教育”的思想,努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让教师在成就学生幸福的同时,成就自己的职业幸福,增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归宿感和成就感。
    三是形成新的人才质量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质量观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前提。人的生理、心理发展是有规律的,教育要遵循这一规律,就必须坚持人的科学发展。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发展力,分数不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指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力才是学校质量品牌的根本保证。学习实践告诉我们,树立张扬个性、全面发展的新的人才质量观,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尤其是人的成长规律,必须坚持教育全面发展的“三个面向”,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坚持学校教育的科学协调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数量与品质的关系,不断优化学校教育功能结构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努力落实好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当前,特别是要在夯实“双基”的过程中,防止教育对学生的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保证教育自身和每一个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增强了服务大局意识。教育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第一。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求自身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在服务中体现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特色意识和发展意识的“四种意识”;强化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观念;高瞻远瞩、顾全大局的责任观念;优质高效、服务育人的质量观念;健康持续发展的利益观念和规范行为、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的纪律观念”为内容的“六种观念”;大力弘扬人民公仆、艰苦奋斗、无私无畏、拼搏奉献和实事求是的 “五种精神”,推动班子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科学发展。
    五是推动家校教育三结合。全面辩证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的观点,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学校不再是一个文化孤岛,与社会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学校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千家万户都影响着学校教育。家庭是学校教育的源头,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必须推动“三方联动” 、搞好“ 三育结合”,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领导班子增强了对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统筹系统意识和能力,认识到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家长学校建设,整合优化综合运用教育资源,既要在练好教育内功上下功夫,又要着力解决好家长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全面考虑、统筹兼顾、重点突破,才能扩大和增强学校教育发展功能,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放心、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习实践活动顺利推进,凸显学校工作的成绩和亮点
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和推进,促进了学习实践与教育工作两结合、两促进、两提高。结合检查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发展形势是健康向上的。学校班子能够团结协作,学校基本制度健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学校领导能够从思想上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能够关注到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出现的一些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德育领导机构、德育管理规章制度;能够认识到德育队伍、德育载体建设和创新的重要性,注重班主任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了“德育导师制”,保证了常规教学、主题教育活动的经常开展。学校具有良好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习竞争氛围浓厚;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具有较好的文明意识;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较高,富于拼搏奉献精神。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三环自主课堂教学”初具特色;“教学开放周”、 “同课异构”、“名师工程”顺利实施;集体备课不断增强,网络研修氛围浓、成绩突出。“五星班级创建、星级学生评选”顺利启动,促进了班级新文化的形成;“阳光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校园文化节”内容丰富多彩;中招成绩显著,社会认可程度高。
检查分析认为,正确认识过去和现在,才能准确把握未来;全面看待成绩和不足,才能准确定位,增强信心,捕捉教育契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三、科学审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破解阻碍科学发展的瓶颈
学校领导班子在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召开转段动员会、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开展谈心系列活动,群策群力,言路广开。大家谈思想、摆问题、提建议、理思路、谋发展,深入分析了学校当前教育发展形势,认真查找了班子建设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对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剖析。认为,当前,要聚精会神、重点解决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检查分析”立足查摆主要问题:
1、学习实践方面:作为学校领导班子,日常事务和活动应酬太多,读书学习的时间没有科学有效的计划安排,读书少、反思少、提炼和应用少,缺乏对科学发展观理论以及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深入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缺乏科学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引领,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突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的理论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主要表现在:对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比较肤浅、笼统,对如何实现教育科学发展问题,在引领上还不够主动,在内容上还不够系统,在途径上还不够清晰,在目标上还不够明确,在内涵上还不够深入,在形式还不够丰富,在方法上还不够具体,在实践上还不够灵活。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尽快解决。
2、管理机制方面: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建规范化学校就是要规范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规范教育行为、畅顺反馈渠道,理清发展思路,完善管理机制。目前,学校教育机制、管理制度依然不够健全,甚至存在不少与科学发展背道而驰的过时的、不合理和不尽人意的地方。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审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对学校教育管理、评价机制、操作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不够健全、不够科学和不够合理的地方有了全面主动和清醒认识,同时正确认识到了这些因素也正是制约学校管理层面还不能完全和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和科学发展需要的瓶颈,尤其是过程管理和全程管理的落实不畅通、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管理理念落后或执行不够果敢和不够坚定,干扰了我们对发展的准确判断力、决策力和执行力。在管理过程中,出现近视、弱视甚至漠视问题,对工作不够积极主动,问题措施没有落实,教师、学生拼时间和体力,效率低下等不科学的做法的危害性重视不够;学校常规管理过程中,对自身素质、教师、学生行为仪表教育要求标准不高,导致了管理措施不够新颖、不够系统规范,时常出现管理缺位、错位和不够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对待校园里出现学生课间有恶作剧、说脏话、丢纸屑、在桌子上乱写乱画等不文明行为存在不重视、不作为问题;对教师、学生反映的一些问题,诸如食堂就餐秩序拥挤混乱、教师就餐不方便、伙食质量需提高,没有停车棚,自行车摆放秩序较乱,离乒乓球活动场地太近,影响活动开展,住校生的自主教育、寝室管理存在空白或缺岗现象、来自各方面的活动、检查过多,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心理压力太大以及教育评价导向没有根本转变,教师和学生还是戴着分数评价的枷锁,课改积极性、创造性受到约束等系列问题的研究不够及时和深入,没有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加以落实,从而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和效益,导致了教育资源的内耗,影响了教育效能的提升。  
3、德育工作方面:不能够主动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和实践方面,还存在落实不够到位、针对性不强的现象。学校领导虽然重视德育工作,加强了对德育的领导,但由于德育评价的模糊性和长期简单量化,导致大家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德育内涵建设;德育工作与升学指标等一些“硬任务”来比较,存在趋于“软化”的问题,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特点认识不足,研究不够深入,致使学校德育工作重点还停留在以行为养成教育为主的传统模式之上,缺乏对德育工作的一些新问题、新理论、新方法、新途径的预见、创新和实践措施。理论、说教、灌输过多,唤醒、感动、激励、熏陶不足。
 4、环境设施方面:教学、实验、体育等现代化设施陈旧,大多还停留在五年前的水平,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没有功能划分,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课堂教学秩序;新建操场远离校区,给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课外活动带来安全隐患和极大不便,同时也降低了资源使用率和效果;厕所卫生保洁、花池、水池垃圾清理、水龙头的维修管理以及水、电浪费现象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解决;班级文化建设缺乏长期规划,没有与教学、管理、环境建设融为一体,特色和效益尚不太明显。
5、教学改革方面: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与群众的愿望还有差距,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和执行力有待提高,特别是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需要继续提高。在深化新课程改革和“三环自主课堂改革”中,没有抓出典型,带动整体;部分教师因循守旧,实践上还不够大胆,讲的还是多了些;网络研修依然单兵作战,没有整合形成团队合力;集体备课团队氛围不够浓厚,优质资源缺乏共建、共享的一体化机制;课堂作业的设计布置还不够科学,作业的时间和难易度以及容量等方面有了统一标准,但是,没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学生作业量仍然较大,教师学生负担较重、读书时间缺乏保障机制;个别教师还存在拖堂、上课迟到、上课接打手机问题。
(二)“检查分析”重点突出原因分析: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检查分析”采取辩证的方法从正面、反面、主观、客观,全方位多角度探讨问题形成的根源。既重点分析主观因素,又实事求是,分析了客观上的不足:
客观方面:一是政府投入不足。近年来,由于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农村中小学的内部设施已明显改善和优化,而城区中小学的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设备以及学生桌凳、教学实验设备、体育设施等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大多还停留在五年前的水平,尤其是现代化设备不能满足迅速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校由于中期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先前较为先进的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老化,部分教育活动设施不够完善,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尤其是不能满足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二是学校布局不合理。学校布局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工程,直接影响学校活动的开展和效果。以教室分布为例,开始,本校有教学楼一栋,24个班级都可以集中在一栋楼上,教学区比较集中;但是随着入学高峰期班级的不断增加,学校被迫在宿舍楼、实验楼、办公楼上临时扩改建了一批教室,以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这样一来,教学区被分散,功能分区就被打乱,给管理增加许多困难。但是,根本原因还是校园实际占地面积较小,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不是一次性设计到位,又没有与学校同步发展,因此严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课堂教学秩序以及常规活动开展;近年来,在上级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学校虽然扩建了新操场,有了独立的活动区,但是,学校和新操场之间的通道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新建操场远离校区,每次上课,学生都要绕道东庄集贸市场,来回必须耽误10多分钟时间,不仅给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课外活动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和极大不便,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资源使用率和效果。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三是周边环境治理难。综合治理是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的教育发展途径。生源复杂、位置特殊是重要方面。我校位于济源市的繁华闹市区,南邻公交车站,车流、物流、人流繁忙,周边的小商贩、商店多,社会环境相对复杂、极易受到外部影响;尤其是上下班时间正赶上交通高峰期,交通安全任务艰巨。我们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复杂的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主要矛盾,同时辩证的分析看待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例如加强安全教育,实行“错时放学”、请求济水派出所在学校大门外安装监控器、放学时间安排值班教师疏导交通、护送学生穿过马路等,但是依然很难消除安全隐患。依靠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难度依然艰巨。
主观原因:一是思想认识方面:学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没有充分解放,创新意识不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入;在学习与实践上依然存在脱节和扯皮现象,不能够完全用科学发展观理论武装自己的思想;在实践方面不能够达到“学以致用”和“运用自如”的程度;先进的理念思想没有接收好、消化好和运用好。因此教育观念转变不够,思想解放不够,教育改革力度不够。这既有自身思想认识和学习不足的问题,也有受传统教育模式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因素。二是管理机制方面:学校领导在教育实践方面偏重言传,忽视了身教,往往“雷声大、雨点小”,执行落实缺乏力度;改革、开拓方面也不够大胆,许多工作依然停留在表面;对重要问题的研究分析不够主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依然停留在点上,没有做好点面结合的工作;工作应酬多,任务布置多,活动开展多,但是,到一线亲自检查少、关心少、落实少、反馈少,无形中助长了形式主义作风,导致管理、评价滞后,该抓出特色的地方没有抓出特色。三是队伍建设方面:班子队伍年轻化,思维敏捷,但是基于教育管理理论思想和科学发展的知识结构不系统、不合理、不专业;日常的学习也是肤浅的。因此队伍建设还存在许多不科学、不完善的地方。养成教育方面说教太多,身体力行方面落后,与教育教学活动结合也不够紧密,存在脱节或相互冲突的现象;学校领导虽然重视班主任队教师伍建设,开展经常性学习交流活动,但是,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培训力度不够;没有正确面对和及时处理好班主任日常工作偏离重心的问题和评价问题。导致多数班主任整日陷入忙于日常活动、事务性工作,出现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一边倒”,而与家长沟通不足;对班级德育,特别是学生的兴趣发展和思想道德教育在细节和实践层面的关注明显不够;德育主题定位太大,内涵不足,缺乏针对性,可接受性不强,在教育细节和过程方面执行不力,出现管理空白,呈现间歇性,缺乏连续性,使一度形成的建设成果出现流失。例如班级新文化、五星班级等活动主题很好,但是没有科学谋划、没有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体和助推器,在具体操作和形式上缺乏科学的指导,致使活动在有的班级基本流于形式;已经形成的好的文化板块有的还在班级调换的过程中被损毁掉,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这有班主任自身素质和管理不善的责任,更主要是校领导指导和管理不到位的责任。四是评价机制方面:目前,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尚不健全,没有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师评价方面,虽然制定了许多改进措施,例如“实施名师工程”,开展“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建立《教师业绩档案》,实行“德育导师制”,每学期开展学生和家长评教等,但是,依然存在评价误区和盲点;有的评价项目只是开始启动,有的还不够深入落实,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学生、教师的心灵,这也与我们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方法和落实力度明显滞后有很大关系,同时也是导致不少教师对改革产生后顾之忧,方法依然落后保守、得过且过的主要原因。五是执行落实方面:学校领导注重工作安排与活动开展,但是没有及时检查或落实。教育改革和减负提质没有科学配套的措施,创新力、执行力不够,学生教师依然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造成部分教师校级怠工和学生时常出现厌学情绪。结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认为一方面是教育社会评价依然看重分数,对教育缺乏科学和全局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成绩要求过高,学生不仅在校要完成学业,回家还要被家长逼迫参加社会上的各种特长班和补习班。再次,各种检查和庆典活动,层出不穷,被占用的时间,学生不得不自己在下面加班补上。但是。对此,我们出台了不少措施,但是执行困难、落实起来更是显得无能为力。因此,科学的教育评价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仍然此消彼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本着对学生终身幸福负责的态度和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从作业、上课、辅导、考查、评价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虽然收效甚微,但还是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六是课堂改革方面:我们推行“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从而实现减负、提质、高效的目的。但客观上教学、实验设备落后,制约了改革的全面推进,主观上,学校领导对推进课堂改革缺乏明确目标和鲜明的理论指导,课堂实践方面没有有效的身体力行和示范。既没有很好地推出各学科的改革典型进行带动和示范,又没有根本改变部分教师思想认识不足,处于等待和观望和徘徊的心理。这也是缺乏大胆探索和创新勇气的表现;与此相关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学校在课堂改革氛围和评价长效机制方面推进缓慢,与课堂改革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新文化建设一直处在建设性和探索性阶段,有的甚至游离在课改文化之外,特色效果尚不明显,没有形成有效的课改感染力和助推力,因此,“三环自主”课堂教学改革政体推进不均衡,甚至徘徊不前,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尤其评价方式需要更为深刻的变革,并迅速提升议事日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以解决。
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的态度,也是改革攻坚阶段最需要的勇气,任何回避现实或避重就轻、绕弯子、走过场,必然导致新的更大、更多的问题,也必然给推进改革和发展留下隐患。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经过全面客观认真地检查分析,我们全面认识了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充分理清科学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坚定了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信心,从而为有效解决我们面临的主要压力和挑战问题,开启了新希望,注入了新动力。
四、明确整改目标思路,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查问题、找原因,最根本目的是要理清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路。我校在查找问题、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按照“质量强校、文化兴校、彰显特色、规范管理、构建名校”的要求,客观分析了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认清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一步理清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全校师生、广大家长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1、加强教育学习,打造学习型班子、学习型校园。观念决定行动。我们认识到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以先进的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加快转变观念。为此,学校将完善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和激励制度。利用周末大讲堂,建立学习交流机制;开展阅读工程,建立读书机制;开展“走出请进”活动,建立外出轮训机制;成立研修团队,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专业引领,有计划邀请教育名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领导班子以及班主任教师教育水平,增强培训针对性、时效性,提高班子和全体教师队伍的整体综合素质。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打造高效课堂,让每个教师在学习、实践中锻炼成长。针对大多数教师要求,学校将扩大教师外出学习人数和范围,并有针对性地延长在“重点名校”学习时间,更加深入的学习、调查,提高学习效果。广泛开展个人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2、搭建教育平台,努力成就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感。要继续开展好“阳光体育天天练、学生才艺周周演、班级风采月月展”系列活动,加强“星级班级”“星级学生”评选力度,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和创新,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努力改善教师办公环境,就餐环境、值班条件;完善为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教师业绩档案》《济水一中教师三年成长规划》,为教师网络研修和读书提供优质资源和环境,不断满足教师精神世界成长的需求,让全体师生感觉有希望、有成功、有幸福。
3、创新方法,精细过程,唤醒、感动、激励、熏陶。加强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形势和特点的研究,探索新的德育模式和方法,避免德育工作内涵的“大、空、死”问题,强化基本的做人准则、感恩孝心、尊老爱幼、文明礼仪、仪容仪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以小见大、合理升华。完善“德育导师制”,加强对现有“德育导师”的专职培训。加大管理考核制度的落实,明确时间、责任到人,保证活动实效。加强学校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心理活动课要持之以恒,从学生生活细节入手,做出自己的特色。心理教育要渗透课堂和学科,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坚持开展好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赋予德育新的内涵和形式,加强德育教育队伍和载体建设,全面提升德育水平。
4、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秩序,打造人文校园。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和谐发展,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提高干部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正是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面向基层学生、家长、教师,形成学习调查研究的工作习惯,树立勤恳、务实、虚心、廉洁、创新的工作作风。加强实践,落实细节管理,规范过程管理,追求科学管理、激发活力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转变评价方式,弱化分数评价和中招考试的成绩评价,强化常规评价和综合评价,突出面向学生综合素质的“两基”和新课程“三位目标”的评价环节,建立一整套科学运行的德育、素质系统评价机制。创新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节”,规范活动秩序、凸显文化特色;经常开展有特色的经典、美文诵读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深化“五星班级”“星级学生评选”活动,规范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加强特色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心理活动课、主题班会、班级文化“观摩交流”活动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实践、科技制作创新和文体艺术美育活动,激发广大学生健身、建心、健美的欲望和知家乡、爱家乡、兴家乡的热情,充分展示我校学生个性风采。
5、“三方联动”“三育结合”,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通过学习实践,我们认识到教育必须坚持“三方联动”“三育结合”,才能形成合力,实现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建设好济水一中家长学校,开发、整合、利用好家庭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和力量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项长期的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已经迈好了第一步。当前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家长学校制度,完善教育功能;通过“校信通”、“教学开放周”“文化节”、专家讲座、“亲自读书活动”“家长说校”等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建立领导、班主任教师家访的长效机制,建立定期家访工作档案,促进家校教育互动、共建和优化。
6、科学规划、改革创新,加快学校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建设绿色校园、节约校园。多方筹资,加快学校设施升级改造,优化教育环境。当前,不仅要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开通学校与新操场之间的绿色、便利通道,科学合理规划校园各功能区,还必须尽快加强教育教学硬件设施升级改造,完善功能设施,为深化教学改革、落实课改目标创造条件。必须科学规划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以科学和教研组为单位,领导带头示范,真正推出课堂改革的典型(典型教师、典型课例),一点带面,在整体深化和推进中逐步完善“三环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尤其要在课导学、学生自学、课堂氛围、小组合作等方面狠下决心、狠下功夫。必须解决好后进特殊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制约性问题,必须下大力气,充分挖掘并发挥他们在知识以外的诸如:情感、纪律、记录、组织、管理、材料收集等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让他们有效参与并融入学习共同体,成为课堂气氛的力量。让他们在多方面而不是学习一方面的尽快进步、成长。为此,必须转变教师育人观念和评价观念,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落实“减负提质”,打造有生命力的高效、幸福课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健身。
7、突出重点、科学发展,明确目标,彰显办学特色。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学校中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重点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扎实推进“三名工程”,规范化学校创建,走“质量强校”“文化兴校”的特色发展道路。二是过程落实“八个抓”:抓班子队伍强素质,抓教师培训练内功,抓管理创新建机制,抓教育质量树品牌,抓文化兴校铸特色,抓优质高效促改革,抓环境建设求发展,抓德育安全促和谐;三是管理实现“五个化”:自主化学习、人性化管理,特色化创建,规范化考核、科学化发展;在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和“学习实践活动”的全面创新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特色显著,文化内涵丰富,教学质量突出,社会形象良好,师生幸福成长的综合办学目标,从而加快全国特色名校创建步伐。


                 
                               济源市济水一中
二零零九年六月十日
 



------分隔线----------------------------
------分隔线----------------------------
返回顶部
济源网站建设 新乡市| 永丰县| 磐安县| 阿勒泰市| 海兴县| 太仆寺旗| 汉沽区| 潼关县| 渝北区| 丰镇市|